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央视调查:被机场拦下的充电宝并没销毁,而是进了这些人的手里

点击次数:63 辉达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19 23:04:42
被机场安检拦下的无3C认证充电宝,并没有如旅客所想那样被销毁,它们正源源不断流回市场,甚至被当作“新货”卖给毫不知情的学生。 六月底的新规一出,登机口的节奏都变了。 安检口边,那只原本只是装着零钱和耳机的小蓝筐里,很快堆满了被拦下的充电宝。

被机场安检拦下的无3C认证充电宝,并没有如旅客所想那样被销毁,它们正源源不断流回市场,甚至被当作“新货”卖给毫不知情的学生。

六月底的新规一出,登机口的节奏都变了。

安检口边,那只原本只是装着零钱和耳机的小蓝筐里,很快堆满了被拦下的充电宝。

有的崭新,有的外壳磨得发灰,旅客在下一班飞机即将起飞的催促声里,狠心一扔,转身就走——没人回头。

可这些看似被“扔掉”的东西,很快就换了主人。

记者在闲鱼、转转上搜索“二手充电宝”,几秒钟就跳出一长串结果,有的标着“九成新”,有的干脆写“机场查收”。

在深圳宝安,记者约了个卖家自提,见到的那一刻才知道,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外壳上清清楚楚印着机场标识。

卖家说得很随意,一半是有人落下的,一半是最近新规下“截”来的。

更惊人的是,他不怕量大,“五千个都能搞得定”,像谈卖水果一样轻松。

东莞塘厦的一家收购点,更像一个随时待命的仓库。

大袋大袋的充电宝堆在墙边,标签写着“云南回收”“深圳回收”。

一位业务经理指着其中十二袋说,“这些都是漂亮货,挑过一批走了,这些是剩下的旧点的。”

所谓“旧点的”,也只是外壳有划痕,功能正常,插上还能充。

电话这边有人问价,那边有人已经在安排发货——流向既有二手平台,也有县城小店、村口的夜市摊。

卖家毫不避讳,“快开学了,学生特别需要,价格合适,卖得快。”

这条链条的另一端,是打着“回收拆解”旗号的企业。

他们从机场收货,理论上应该拆解、报废,再做资源回收。

但记者接触到的两位负责人,都承认拆解只是个“说法”,真正的结局,是挑拣完好的直接再卖。

理由很简单——利润。

一个无3C的充电宝,在地摊上卖二三十元,成本可能只有几块。

这样的流通,不只是灰色,还是危险的。

民航局的统计摆在那里:2025年上半年,机上充电宝起火事件15起,比去年翻了一倍。

此前罗马仕、安克、绿联等品牌因电芯不合格大规模召回,足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新规不仅为了统一市场,更是为了压低风险。

可现实是,机场拦截了一波,市场又悄悄吞回去。

有人会问,这些货就没人管吗?

最新的说法是,民航局已要求各机场设立自弃、暂存区和寄递服务,超过暂存期或旅客主动放弃的,将统一销毁或交由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资源化处理,并确保流向可追溯。

这听起来是堵住了口子,但落实需要时间,而在时间的缝隙里,交易早已发生。

行业里也在洗牌。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预估是,新规落地后,三成中小厂会退出,低价劣质品加速被淘汰,单价五十元以上的合规产品会成为主流。

听起来是好事,可另一个现实是,那些被丢弃的、不合格的,却依旧在暗处找到买家——尤其在一些监管稀薄的小市场里。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的抽检数据——2020到2023年,充电宝的不合格率从不到两成蹿到四成以上,快充、大容量款尤甚。

根源在于厂商为了压成本,用了B/C品级的电芯,热失控风险飙升。

监管强化才逼得行业回到正轨,如今新规是进一步的补刀。

然而,任何规则要发挥作用,都得看执行链条能不能闭合,否则漏洞处,必是生意人的热土。

在厦门机场,类似的拦截处理就做得相对规范:安检截留后,由旅客决定自弃,统一交给物业,再由签约的回收公司销毁。

至少在这样的流程里,物品不会回到市场,不会以更低的价格诱惑那些不知情的消费者。

可并非每个地方都这么严谨——现实就是,一部分被扣下的,在另一处的集市上重新“活”了过来。

走出东莞那个仓库时,天已经暗了下来,空气里有潮湿的味道,和一股说不清的火药味。

想起那些摆在塑料筐里的充电宝,心里有些发凉。

它们可能明天就会出现在某个大学新生的书桌上,或者某个小店的货架边,等待一个被便宜吸引的手。

我们总说要杜绝安全隐患,可如果不堵住回流的路,隐患就会披着“捡便宜”的外衣回来。

规则的意义,不只是出台的那一刻的新闻标题,而是它之后能否改变现实。

充电宝的故事,也许只是个切口,却能照见整个回收、销毁和再利用体系的短板。

如果我们总在原地打转,那么再多的召回公告、销毁承诺,都只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