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好多人以为二战,我们吃亏是因为日本太强,其实不是的

点击次数:186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0-11 03:11:12
好多人以为二战,我们吃亏是因为日本太强,其实不是的 从抗日战争打赢那场仗到现在,已经快80年了。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日本鬼子利用柳条湖那儿的爆炸事件,对东北军动手了。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才认了输,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说

好多人以为二战,我们吃亏是因为日本太强,其实不是的

从抗日战争打赢那场仗到现在,已经快80年了。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日本鬼子利用柳条湖那儿的爆炸事件,对东北军动手了。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才认了输,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说他们无条件投降。

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战火纷飞的状态,整个国家都深受其害。

日军在南京、宝山、苏州、常熟等地实施了多起极其残忍的大屠杀,场面惨烈至极,让人心惊胆战。

那时候,日军不仅残忍无情,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他们那强大的军事力量。说实话,那时候感觉日本对中国来说,简直就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我们好像根本没法抵挡。

那时候,日本的军力是不是真的强到咱们根本没法比?如果不是这样,那为啥中国在当时会受那么大损失呢?

【一、日军内外实力】

说起二战时候的厉害国家,很多人会提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有日本。但其实吧,那时候的日本,真算不上是顶尖的那一拨。

其实吧,那时候的日本并不比中国强多少,好多地方还得向中国看齐呢,它们落后我们不少。

首先,打仗拼的就是人数。

1931年的时候,日本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大概是6000万上下。

到了1937年前后,日本那儿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这四个大岛,加一块儿的人口数也就8000多万。

算上日本占领的殖民地,总人口也就刚好1亿2千万左右。

中国在清朝那会儿,人口数量就已经蹭蹭涨到了4亿多。

嗣同那句“四万万同胞泪满眶,哪儿才是咱中华的家乡?”真切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数众多的情况。

所以说到人口,那时候的日本并不占优势,跟其他大国比起来,可以说是相当弱小。

不过,到了明治维新那会儿,日本搞起了军国主义教育,结果就是让当兵的人特别多,军事人口比例噌噌往上涨。

二战那时候,整个日本参军的人超过了1,000万大关。换句话说,日本国内差不多有10%的人都去当兵打仗了。

简单算一下就能明白,好战的日本近乎把全部能打仗的男的都派去当侵略兵了。

所以,那时候的中国给人一种军队人数众多、军事实力强大的印象。

但实际上,日本因为大量的军事人员调动,结果下一代人数大大减少,变得非常稀少。

说到战争,除了得有人,工业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就这么看,二战那会儿,中国和日本在工业上的差距,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从七七事变开始,一直到日本投降那会儿,他们每年的钢产量差不多有680万吨。

那时候,咱们中国的年平均钢产量才六到七万吨的样子,说白了,日本的年均钢产量是咱们的整整一百倍。

日本长期以来建立的、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工业系统,让他们有能力把这六百多万吨钢材变成强大的军事实力。

抗战那会儿,日本鬼子总共造了快7万架飞机。说起来,从甲午海战以后,他们造的船也是多得数不清。

这造成了中国和日本在防空和海上军事力量上存在巨大差异,以至于在战争初期,中国面临了不少挫败。

可要是咱们换个角度,从上头往下看,日本其实没大伙儿想的那么牛。

首先说说国土面积这事儿,咱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而日本呢,就只有38万平方公里。这么一算,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概是日本的25倍。

广阔的国土意味着丰富的资源储备,这也是日本为啥采取速战速决策略的缘故。

要是日本被中国这场大型的国际冲突牵扯进去,那日本肯定会输。

虽然日本用的那种栓动步枪和轻机枪,在中国大陆战场上确实打得挺猛,无人能敌。

但跟那时候装备精良的欧美大国比起来,日本军队就显得弱多了。要是欧美国家随便派出一支不太强的部队,都能轻松挡住日本三倍多的兵力。

盟军的坦克大队和装甲车队,那可是当时日本压根儿没有的东西。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考虑,日本的军事力量其实算不上强大。

这顶多算是拼命扩军后短暂的风光了一下。那为啥那时候中国还是吃了大亏呢?

【二、二战时期中国的内部问题】

首要且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二战那会儿,咱们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和文化教育普及率都普遍不高。

咱们就不多扯工业化那些高大上的事儿了。说实在的,日本那边用的栓动式步枪部队,跟咱们中国的大刀队比起来,战斗力上确实高出一大截。

不过,这并非最关键的因素。

关键问题在于,那时候咱们中国的教育程度不高,所以几乎没有啥出色的战争指挥官,也没有特别清楚的打仗策略。

在二战开始的时候,咱们国家有差不多八成的人都不识字,这也使得那时候咱们几乎没有啥技术兵种。

当然挡不住日本的速战速决战术,结果就是,日本靠着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轻轻松松就在中国大陆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很长时间以来,中日军事冲突的模式就像这样:日本那边摆好阵势,而中国这边则提着大刀往前冲。这样一来,中国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另外,二战爆发前,中国内部的各种力量没能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敌。

二战刚开始那会儿,中国大地上好多军阀势力,像皖系、直系、奉系这些,虽说有的已经没啥实权了,就是空有个名头,还有的也是勉强撑着,半死不活的。

然而,大家还是没能团结一致,反而呢,不少军阀在快撑不住的时候,居然跟日本勾结上了,想着靠日本的力量让自己东山再起。

其中一个很出名的例子就是张学良采取的不抵抗策略。

1928年那会儿,张作霖在黄姑屯不幸被炸死了,之后他的大儿子张学良就接过了东北奉系军阀的头把交椅。

不过,张学良在管东北军这事儿上,可没他老爹张作霖那套本事。所以跟张作霖那时候比起来,31年前后,东北军就像是没了魂儿,乱得跟一盘沙子似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心里头琢磨着,日本可能就是想拿九一八事变吓唬吓唬人,等把大家震住了,他们很快就会撤军走人。

另外,在说到两年前跟俄国的那场仗,国民政府并没有像之前说好的那样,给东北军提供应有的支援。

由于只有东北军在与俄国对抗,东北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让张学良对国民政府的信心大打折扣。所以,在那时候,张学良决定不再进行抵抗。

那时候,不少军阀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就是不愿意跟日本军队硬碰硬。结果,中国没过多久就丢了很多地方。

而其三,关键在于中国曾经的贫弱状况与主要势力在战略上的诸多失误。具体来说:1. 中国的积贫积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由于各种原因,经历了繁荣之后的衰落,变得贫穷和弱小。这种贫弱的状态,使得中国在世界上几乎处于被欺凌的地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与破坏。2. 主要势力的战略失误: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势力,在其发展战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或失误。这些失误不仅加剧了中国的困境,也阻碍了国家的正常发展和崛起。综上所述,这两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发展轨迹。如需更多相关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史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一方面,从1912年宣统皇帝下台以后,咱们国家并没安宁下来,还是军阀打来打去,乱成一锅粥,这样一来,国家的实力也没能迅速恢复起来。

日军侵犯中国的时候,咱们国家里头还有好多麻烦事儿等着去处理呢。

另外一点,就是国民党内部腐化堕落严重。就在盟军全力协助中国对抗日本的重要时刻,国民党政府竟然私自扣下了大量的援助物资,据为己有。

这就造成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持续向中国送来各种物资,但前线打仗的士兵们还经常吃不饱饭。

到后来,俄国和美国等国家几乎动了念头,不打算再继续支持中国了。

说白了,二战那会儿,日本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牛。而且,中国在二战期间吃了那么大亏,也不光是因为日本的军事力量强。

很明显,只要中国内部大家齐心协力,日本就根本没有机会往前发展。

所以到了后来,采用牺牲空间来争取时间的战术定下来后,日本就没法再占领中国了。

日本那时候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挑起了另一场大战,直接轰炸了珍珠港,这一举动也基本注定了日军的最终失败。

记住过去,才能走好未来的路。咱们现在生活在富足的时代,但绝不能忘掉以前日本给咱们造成的深重伤害!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