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33次登上春晚,那可是相声界的大明星,笑料满满的日子
要知道,冯巩这哥们,真的是一段传奇,33次登上春晚,真是就像咱们家门口的老铁一样
和牛群搭档的那些相声,真是就成了经典,随便翻出来一段
听着就能把人笑得肚子疼
有人说,看他那相声,笑完还会有点回味,里面夹着点生活的哲理、点点教育意义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大人就喜欢放那个“打电话”段子,一听到冯巩的声音
可最近我再看他的表演,哎哟喂
那天一场商演,结果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个事——自己和郭德纲的差距
★ 深圳演出冷清,和郭德纲的火爆场面一比,差得远
你知道,今年十月份,冯巩要在深圳搞个相声专场,原本想着会爆满,毕竟人家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结果,信息一出来,想去的人也就67个,哎呦喂
你说在深圳这种大城市,平时娱乐那么发达
我还特意查了下票价,80到680元,挺合理的
可是看数据,居然才67个人要看
这不跟打了个折似的,估计这些人也许是觉得冯巩的相声太“深”,太“正统”,不够辣
这阵子人们喜欢那种互动性强、娱乐性足的,老样子讲点“教育意义”
★ 郭德纲带队火得不行,票房爆棚,差距一目了然
你知道,另一边郭德纲和于谦那场
郭德纲那人,真的是“懂得怎么拍马屁”的高手,作品贴近生活
讲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最近几年,他把德云社搞得风生水起,红遍大江南北,乌鲁木齐、北京、上海
哪个不认识这“郭老师”
这次他们在乌鲁木齐的专场,居然想看的有8500多人,票价从480到1480元
心里还会泛起点共鸣的感觉
这么一比,冯巩的冷清就更明显了
你说,这差距是不是摆在那里
一个是“体制内”的正统派,一个是“草根土味”的娱乐王者
观众喜欢啥,咱们得琢磨琢磨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里面的差别,除了作品本身的风格不同之外
还跟“观众口味变化”有关系
你想,这阵子的人,喜欢看的娱乐
哪个不是轻松、搞笑、能互动的
谁还愿意看那种“深奥”的教育内容
我以前也觉得冯巩的相声挺有文化底蕴,讲究点“内涵”,可是你说实话
他们更喜欢那种“嗨皮”的、能笑出声的段子
依我看,郭德纲的成功,除了他懂得怎么迎合大众口味之外,还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啥
你想,他的作品贴近生活,讲的那些小人物的故事,听完后都能“有共鸣”
结个尾:相声的路,真是挺复杂的
咱们都知道,冯巩作为“体制内”的代表,讲究的是“正统”和“文化底蕴”,这个没错,但事情是,这阵子的观众越来越喜欢“轻松娱乐”
不太愿意花时间去琢磨那些“深层次”的东西
这次在深圳的演出,阵容再强大,观众少得奇怪
其实,我也挺佩服郭德纲的,他能把传统和市场结合得那么好
知道怎么让人“笑出声”
冯巩那种“正能量”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只是,这阵子的时代变了,咱们得想办法,把文化传统和娱乐结合起来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些经历,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