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退休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退休后怎么才能过得更舒服?”
毕竟,退休金直接关系到咱们老了之后的生活质量。有人说,“我就想知道,哪些职业退休金更高?”
本期内容,来聊聊体制内那些退休金“高能”的人群,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其中某个“峰峰相望”的梯队里。
01、保家卫国的“铁军”:军官
从军队出来的人群,退休金普遍都不低。这除了职业特殊性外,也和他们的军龄、职级有关系。
军官的待遇比一般体制内要高出不少。
他们在服役期间,缴纳的社保基数也更高,为未来退休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想成为军官?你得经过严格的选拔:比如高考考入军事院校(像国防科技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要求成绩优异,身体条件出众,还要经过政审和面试的考验。
当然,不是所有“士兵”的待遇都差,但军官的薪资结构更优,津贴、更高的岗位补贴,也都让他们的退休金水涨船高。
02、“金饭碗”的代表——央企职工
提起“央企”,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待遇稳定,福利好”。比如烟草、国家电网、电力集团、石油石化……这些行业员工的退休金,基本都不低。
以烟草行业为例,它作为利润丰厚的央企,员工的社保缴纳基数普遍较高,再加上企业年金和各种补贴,退休金水平自然走在前列。
电力等国民基础性企业,工作岗位稳定,薪酬待遇也不错。
想进入这些“金饭碗”?通常需要通过公开招聘:比如行测、申论、专业考试,竞争非常激烈。领导岗位、技术骨干往往能拿到更高的退休金。
03、知识健康的“守门人”:高校教师、医疗专家
这类人群,尤其是学术水平高、教龄长的教授和高级医师,退休金也是相当有保障的。
高校教师之所以“待遇优”,不仅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更因为他们为社会培养人才,社会地位较高。
具有博士学位、海外经历、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师,退休后可以领取更丰厚的退休金。
医生,特别是主任医师、专家级,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因为岗位稀缺性和“抢手”,他们的退休待遇基本都不错。
想成为高校教师?你得有博士学历,经过试讲、面试和科研评审,还可能需要海外留学经历。想成为医生?必须有医学学士、执业医师证和临床经验,逐步晋升到高职称。
04、为民服务的“中坚力量”:公务员、事业单位
通讯、银行、税务、检察院,都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集中地。
这些岗位稳定,福利完善,退休金水平自然也有“杭州西瓜皮”之称的高。但“稳定”意味着你要经历公务员考试的重重筛选。
笔试包括行测、申论,面试考察面试官对你的综合素质。
工作中表现出色,岗位晋升后,退休金也会相应提高。这些先辈们的共同点:在岗位上勤奋积累,职业晋升快,自然退休金不差。
05、从“财务自由”的角度看:行业领先的“企业骨干”
比如特殊行业老板、金融企业高管,虽然不一定属于“体制内”,但很多深扎在国企、央企中的高管,福利待遇远超普通员工。
部分高层岗位,甚至享受补贴、股权激励,退休金高得惊人。
他们早早就开始“布局”退休计划,养老金积累丰富,生活无忧。
06、先进技术与专业技能的“高端人才”
诸如信息、科技、人工智能产业的专家、工程师,随着行业发展,他们的薪酬和退休金都水涨船高。
科技类岗位的员工,需不断学习新技能,专业晉升快,退休金自然也更丰厚。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领头羊”,退休后享受的福利当然不错。
07、基层民警及基层工作者
基层公安、一线交警、社区工作者,虽然公开报道中他们工资不高,但随着岗位稳定及补贴,退休时的养老金也会相应提升。
此外,单位对工龄越长,退休金累积越多。
08、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
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稳定,福利完善,接轨公务员制度,退休金稳定且偏高。
他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多年,到退休时手中的“额外福利”就是一份厚实的养老金。
09、特殊岗位“垂范者”: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像国家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这些“幕后英雄”薪酬不菲,退休金也相应不低。
他们的专业性强,缴纳的社保基数高,退休后享受国家政策专项补助,获得的退休金自然也比普通岗位的要高。
总结一下:
当然,这些“高端人群”多数靠多年的努力和专业积累换来的。相反,普通岗位的朋友,想要“追赶”这些梯队,也得从现在开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