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炸裂!央视突曝东风-5参数,网友:40年前就有这水平

点击次数:158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24 11:26:17
乖乖,原来40年前咱就搞出了这么个大杀器啊! 这几天,不少网友看到央视新闻的一条报道后,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央视在6月2日公布了一则引人瞩目的消息,主角是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基石——东风-5洲际导弹的具体技术参数。 这些过去几十年都

乖乖,原来40年前咱就搞出了这么个大杀器啊!

这几天,不少网友看到央视新闻的一条报道后,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央视在6月2日公布了一则引人瞩目的消息,主角是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基石——东风-5洲际导弹的具体技术参数。

这些过去几十年都蒙着神秘面纱的数字,一经公布,立刻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很多人这才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早在四十多年前,我们就拥有了这样一件名副其实的“镇国神器”。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我们曾经在战略打击能力上捉襟见肘,特别是远程洲际导弹这块几乎是块空白。

那会儿只有美国和苏联挥舞着他们的“大棒”——远程洲际导弹,那种滋味可不好受。

大家记忆犹新的是,1958年那会儿,美国仗着自己手上有家伙,在台湾问题上对我们指手画脚,气焰嚣张得很。

正是这种切肤之痛,让当时的决策者们彻底明白了,没有属于自己的“长矛”,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咱中国人争气,1980年5月18日,一个在酒泉载入史册的日子,东风-5洲际导弹轰然升空,宣告成功了!

全国上下那个欢腾劲儿啊,不亚于过年。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也终于拥有了跨越重洋、直接威慑对手本土核心区域的能力,那种被卡着脖子的憋屈感,一扫而空!

这次央视大大方方亮出来的参数,确实让人看得心惊又兴奋:这个大家伙长32.6米,粗3.35米,起飞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83吨!

射程更是标标准准的1.2万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从我们的发射阵地出发,它能轻松覆盖到大洋彼岸的许多战略目标,真正实现“看家护院”的威慑作用。

更厉害的是,它当时就能携带一枚威力巨大的核弹头,当量在300万到400万吨TNT之间,而且据说命中精度能控制在500米以内!

要知道那可是40多年前的技术水平。

有网友打趣说,“这精度搁今天看好像不算啥顶级的,但别忘了,那是一枚能摧毁一座城市的弹头,500米?那跟直接命中市中心区别还真不大!”

对比那个时代的其他国家,比如说当年的“日不落”英国,他们最牛的中程导弹射程也就4600公里左右,连东风-5射程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一对比,咱们当年的起点可真不低。

难怪很多人感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祖宗们当年就默默干了件这么硬核的事!

当然,围绕着这次参数公布的时机,网上也是议论纷纷。

有经验的网友觉得,国家保密几十年,现在突然把压箱底的“老伙计”参数公开,那只有一个理由:咱有了更先进、更厉害的“新宝贝”了!

大家纷纷猜测,或许东风-31AG、东风-41这些新锐的机动式洲际导弹已经形成了规模战斗力,并且足够先进,足以让40年前的“老前辈”参数解密,反而变成彰显我们发展历程和当下实力的一个象征。

这种说法在网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大家觉得这既是对历史功臣的一种“亮家底”式的肯定,也是对现阶段更强国防力量的一种低调展示。

这里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插曲,让人不禁联想到东风导弹在国际上的“江湖地位”。

大家记得吧?

就在去年9月底(2024年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一次东风-31AG洲际导弹的发射试验。

结果怎么样了呢?

消息流传出来,说中东那个出了名财大气粗又“不差钱”的沙特,立刻又动了心思,想问问能不能“买买买”。

其实这也不是沙特头一回这么“垂涎”了,之前东风-41试射成功时,就有消息说他们提出过意向。

不过咱们国家考虑得很周全,这大家伙威力实在太大,况且我们自己也没有能确保拦截它的配套系统(卖给人家,万一被逆向研究甚至失控,对全球战略平衡影响太大),所以一直是婉拒的态度。

网友们经常调侃,这沙特是认准了“东风”这块金字招牌啊!

从东风-41到东风-31AG,每次有动静它都“蠢蠢欲动”。

虽然这些求购最终没有成真,但从侧面也反映出东风系列导弹在性能上的过硬和在潜在客户眼中的巨大价值。

有网友精辟总结:“能让沙特这种土豪三番五次求购的东西,能是普通货色么?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导弹技术实力的一种独特认证方式!”

还有一个时间点也挺耐人寻味。

就在央视公布东风-5参数的不久前,新加坡那边正举办着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亚太安全峰会)。

在这个国际政要和军事专家云集的平台上,美国新任防长在会上的发言可是有点“老调重弹”,矛头直指我们。

他不仅渲染我们的军事发展“威胁”到了亚太乃至全球安全,还频频拿南海问题说事,甚至公开给菲律宾站台吆喝。

我们参与对话的代表团可不含糊,直接在提问环节就硬杠上去了,问得特别直接:你们拉上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这几个,又是组“小圈子”,又是搞军演,到底图啥?

是谁在不停地搅乱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宁局面?

面对这样直白的问题,那位美国防长很“机智”地……选择绕开回答,明显是顾左右而言他了。

看到这情形,会场里的明白人以及屏幕外的吃瓜群众心里其实都跟明镜似的:谁在挑事,一目了然啊!

不少细心的网友就把这两件事串起来看了:前面美国防长在香会上刚针对我们说了些有的没的,紧跟着这边咱们就公布了东风-5的参数。

这仅仅是巧合吗?

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这恐怕也是一种无声却强有力的回应。

就像是在含蓄地提醒某些总想惹是生非的力量:不要觉得我们好说话就蹬鼻子上脸。

我们40年前就已经拥有了这样能镇守国门的利器,这么多年走过来,手里头能打出的牌,比那时候只强不弱。

选择在这个节点公布,既可以看作是给历史英雄一个亮相的机会,也未尝不是在传递一个清晰的地缘政治信号:谈判桌上谈问题,我们欢迎;但想玩“以势压人”那一套,对不起,这招几十年前就不管用了。

所谓“国之重器,以慑不臣”,东风-5参数的公开,某种程度上正是这句话的一种现代注解。

也有网友说得更直白:“这是告诉某些人,我们家有‘大炮仗’是老传统了,别老瞎惦记搞动作!”

回望过去几十年,从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惊天动地的爆炸成功,到东风-5冲破苍穹填补远程打击的空白,再到如今东风系列导弹技术日益精进,每一件战略武器的诞生和应用,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用汗水、智慧甚至生命浇铸而成的结晶。

这背后,是国家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勒紧裤腰带也要保证战略安全底线的坚定决心,是全国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拥有了像东风-5这样的“杀手锏”,并且后续不断迭代升级,意味着我们有了更足的底气,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博弈场上,能够更加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维护核心利益时腰板也能挺得更直。

网友们对此深有感触:“没有这些硬核的家底,在国际上说硬话都硬气不起来。老一辈科学家和军工人员,真是功在千秋!”

时至今日,当年那枚翱翔天际的东风-5,已经成为了共和国国防现代化进程中一块醒目的里程碑。

它的参数公开,不仅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庄重致敬,也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突破自我的辉煌历程。

当我们今天感叹于40年前的技术成就时,更应该对如今守护着我们的更强大、更智慧、更机动灵活的新一代“东风”家族充满信心。

国防科技的赛道从来没有终点,曾经在部分领域落后于人的我们,已经在很多方面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赶超,网友们都对此充满期待:“谁说未来不能弯道超车呢?有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在,一切皆有可能!”

这份由“老东风”点燃的自信火焰,照亮了昨天的奋斗,也必将指引明天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