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张灵甫后裔:长子参军后退休为副厅级,幼子多次索要老宅

点击次数:67 辉达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10 12:30:10
国民党将领中,张灵甫的名字算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有些人把他称为“十大抗日名将”之一,这可能有点过分了。现在说起张灵甫,大家总会想到那场让他牺牲的孟良崮战役。 1947年,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张灵甫一生结过四

国民党将领中,张灵甫的名字算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有些人把他称为“十大抗日名将”之一,这可能有点过分了。现在说起张灵甫,大家总会想到那场让他牺牲的孟良崮战役。

1947年,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张灵甫一生结过四次婚。他的大儿子张居礼,是和第一任妻子邢凤英生的。女儿张清芳,是和第二任妻子吴海兰生的。最小的儿子张道宇,是和第四任妻子王玉玲生的。

很多年后,他的小儿子张道宇长大了,成了一个很成功的生意人。

上世纪末,张道宇回到大陆后,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归还南京老宅的请求。那么,对于张道宇的这个要求,政府是怎么回应的呢?

父子一世仅见一面

张灵甫有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儿子的母亲不同。张灵甫的长子是他的原配妻子邢凤英所生。

在张灵甫年轻的时候,邢凤英在他生活中给予了很大帮助,不过他们两人当时是按照父母的安排结婚的,并没有太多感情基础。

但是嫁给了张灵甫之后,邢凤英对张灵甫可谓是倾尽了全部的心意。

邢凤英把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支持张灵甫上学。因为有邢凤英的帮助,张灵甫才有钱继续完成学业。

张灵甫可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经去北大历史系读书,可惜因为家里没钱,最后只能无奈退学。

张灵甫对他妻子的感情并不深厚,两人刚结婚不久,他就离家参军了。这一去,几乎就和邢凤英没了联系。

邢凤英在家等他回来,可张灵甫在外面有了新欢。

1933年,张灵甫在胡宗南的部队里担任团长。他在四川广元县遇到了吴海兰。吴海兰一眼就看上了张灵甫,两人私定终身,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儿,名叫张清芳。

两年后,张灵甫竟然枪杀了第二任妻子吴海兰。关于他杀妻的原因,人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吴海兰是中共地下党员,身份被发现后遭到杀害;也有人猜测,张灵甫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吴海兰的出轨行为。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灵甫私自杀人违反了法律,这让很多人尤其是当时的女性非常愤怒。民众纷纷向南京政府请愿,要求严办张灵甫。

后来,张灵甫决定自首。然而,在自首期间,他回家探望了家人和原配妻子邢凤英。在这段时间里,邢凤英怀上了张灵甫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张居礼。

张居礼只见过父亲一面,对于这个父亲,他也没什么印象。

他自小跟着妈妈长大,爸爸去世后,全靠妈妈养他读书。高中时,他在解放军汽车学校就读,后来又去了陕西师范大学的物理系深造。大学毕业后,他被安排到西安第四十一中学教物理。

张灵甫的名声不算好,张居礼平时也很少提自己的父亲,所以大家通常不知道他是张灵甫的孩子。

他后来还担任了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以及西安市政府参事等职务,退休后依旧享有副厅级的待遇。

找房子不容易

张道宇是张灵甫的二儿子。他出生后不到两个月,父亲张灵甫就牺牲在孟良崮战役中。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后来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后来,母亲强烈要求张道宇来大陆,向政府讨要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南京老宅。

南京的这处老房子,原来是张灵甫当年买来做婚房的。

1945年,17岁的王玉玲与张灵甫结为夫妻。王玉玲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而张灵甫则已经结过三次婚,并且还曾因“杀妻罪”受过法律制裁。

张灵甫不久后在南京二条巷79号的蕉园1号买下了一套花园别墅。

那时候,张灵甫已经是国民党里的大人物了,出手也挺阔绰。他买了一栋占地300平方米的别墅,位置也不错。当时登记房产时,写的是他的名字。

1946年冬天,张灵甫参战了。次年年初,王玉玲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张灵甫的次子张道宇。

没过多久,正在前线忙得脱不开身的张灵甫担心自己可能不会有太多时间了,就写信给王玉玲,让她有空时把房子的名字改成自己的。

不过那时候,王玉玲觉得房子登记在谁名下都没关系,所以一直没有去办过户手续。

然而几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张灵甫的不幸消息。

张灵甫去世后,王玉玲这时才想起要去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1948年6月,王玉龄拿着张灵甫给她的一些文件,比如赠与据、房屋的原所有权状和分段图等,去国民政府南京市地政局办理手续。不过,地政局需要一些时间来核实这些文件的情况。

王玉龄正等着地政局发产权证呢,哪知道国民党战败了。因为打仗输了,南京城也乱成了一团糟。

蒋介石急着逃命,国民政府下的所有部门都人心浮动。

那时王玉龄不敢在南京多待,便带着孩子离开,随国民党去了台湾。

当时,王玉玲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南京。

国民党离开后,南京很快迎来了新政权。他们撤退时,带走了珠宝、玉器、古董和字画等贵重物品,但有一样东西他们是无法带走的,那就是那些固定的房产。

南京的知名住所有很多,张灵甫的住所只是其中之一。

王玉玲那时带着孩子离开了大陆,这所宅子就被政府接收了。

王玉玲在台湾住了四年,后来选择去美国读书。没过多久,她就成了美国公民。

在中国,王玉玲独自一人把张道宇养大成人。张道宇上大学时选择了商贸专业,立志要做一名商人。

张道宇毕业后,和女友方晓梅一起创业,各自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张道宇把公司越做越大,后来还把业务扩展到了中国大陆。如今,他在上海生活,和妻子分别经营着两家公司,一家叫思菲,一家叫美菲。

在美国的时候,王玉玲多次跟张道宇说起想回大陆的心愿。

王玉玲是中国的一位普通人,她一直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她总是想着回家,回到南京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但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她一直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直到1973年,王玉玲通过多方努力,最终联系上了周总理。在周总理的帮助下,王玉玲获得了自由签证,从此可以自由出入中国大陆。

三十年的等待

1983年,为了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明确了对以前国民党将领住过的老房子的处理办法。

文件明确,只要是愿意回大陆定居,并且提出要拿回房产的人,政府都会及时归还,绝不会拖延。

在美国的王玉玲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就让堂兄王胜林帮她处理相关事宜。可是政府规定必须本人到场,不然不会办理返还手续。

一年过去了,王玉玲回到大陆,她提交了申请,却没想到那栋老房子的部分建筑已经被拆掉了。

那时王玉玲还没回国,因为南京正在大力进行城市新建。张灵甫的老房子由于长时间没人修缮,已经变得很破旧了。

当时,房子的主人是张灵甫,而不是王玉玲。而且,工作人员联系不上远在美国的王玉玲,所以就把这处老房子划进了新的城市规划里。

王玉玲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她和儿子张道宇在过去近三十年里为此事不断努力,争取拿回本应属于她们的房产。

王玉玲和张道宇请了律师帮忙,律师经过一番努力,找到了一份南京政府留下的登记文件。文件上清楚地写着张灵甫把这处房产赠给了王玉玲。

当年王玉玲去办理房子过户的时候,事情到底有没有真正办完,到现在都还是一团迷雾。所以在1998年的档案里,房子的主人名字还是写着张灵甫。

王玉玲坚决不承认这个结果,她要求政府把房子还给她。多年来,为了要回这处房产,她一直住在朋友家里。她说:“为了这房子,我已经等了30年,再等30年我可等不起了。”

在将近30年的周折后,相关部门最终同意给王玉玲一些补偿。按照当时的补偿标准,每平米大约可以得到600元左右的赔偿。

这所住宅占地三百平方米,最终王玉玲获得了约十七万元的赔偿。

王玉玲之后没有离开大陆,但她没有住在南京,而是搬到上海和儿子一起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