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全是问布局的,饭桌上也有人聊“国庆前跌成这样,能不能抄底?”我跟你说,这不是吓唬人。真心的,别听小道消息瞎操作。现场感很强朋友圈里有人在算估值,有人盯着北向资金流水,场外还有基金经理悄悄申购。市场情绪低落,可数据在说话,机会窗口并不虚。
先把核心逻辑摆明白,别当真信谣。历史数据显示,国庆后短期上涨概率高,节前的避险出逃常常造成短线下跌,而节后资金往往回流,消费类数据又有催化。你问会不会是运气?我会反问有数据就叫运气吗?就是别光听感受,要看市盈率、净流入、ETF申购这些专业指标。别瞎蒙,踏实点。
消费是最确定的板块,理由两条硬核一是政策托底,二是估值修复。政策上有餐饮、家电券和汽车以旧换新,预期能拉动国庆消费,商务部口径也在走高。估值上,中证消费从高位回撤明显,市盈率降到理区间。买法该怎么走?我建议“龙头+ETF”组,仓位分两次建,别一次上,全仓那叫割肉的节奏。别傻干,稳一点,别瞎折腾。
科技波动大但弹性最大,政策和资金都在往这儿靠。工信部的专项资金、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科技ETF的申购量,这些都说明聪明钱开始布局半导体和。半导体是自主化关键,已步入业绩兑现期。怎么下手?选业绩能支撑的龙头,仓位控制在理范围,优选半导体ETF或主题基金,让量化和主动管理帮你分散风险。别贪图爆发,一两只龙头够用了。
医药是防御性首选,估值低、需求刚性、政策利空基本消化完。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增长稳健,行业净利、研发投入都有支撑。买点很清晰寻找估值理、分红稳定的龙头,基金层面选均衡配置的医药主题基金,别只买单一赛道,别以为便宜就是好。
避雷也很关键高位题材股、流动性差的小盘股、业绩暴雷的基金国庆前千万别碰。配置上按资金量分档,小资金偏消费+医药,中等资金三类均衡配置,大资金留现金当弹药应急。把仓位当成安全带,分批建仓,别一把梭哈。
把钱像种树一样种下先选地、再栽苗、留水份,等到旺季来临时候收果子。不用着急,下了手就盯盘,那样过度紧张。就是这样,别慌,慢慢来,摸着感觉走,别让情绪拉着你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