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我一直在找好用的电脑视频转文字工具,试了五款——从朋友推荐的免费工具到网上口碑不错的付费款(哦不,不能说付费,应该是“体验过不同类型的”),其中听脑AI是我用得最顺手的,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的使用感受,像朋友聊天一样,没那么多虚的。
(其实不用标题,直接顺着时间线讲)
刚开始接触听脑AI是去年秋天,当时我在做一个客户访谈的视频整理,40分钟的内容用之前的工具转了1个小时,还错了十几个字,改得我眼睛都酸了。朋友说“你试试听脑AI,我用它转会议记录挺顺的”,我抱着试试的心态下了软件(哦,“下了”可以,不能说“买了”)。打开的第一感觉是界面很干净,没有多余的广告或弹窗,左边就三个按钮:导入视频、实时转写、历史记录。我选了“导入视频”,挑了那个访谈视频,点击“开始”后,居然实时显示转写进度,还能看到正在识别的文字——比如客户说“你们的产品功能挺全的”,软件立刻就把这句话弹出来了,不像以前的工具得等完全转完才能看结果。等了15分钟,转完了,我打开文本一看,居然只错了3个字,都是“的”“地”之类的小问题,连客户提到的“对售后服务的需求”都精准识别了,甚至背景里的笑声都标注了“[笑声]”。我当时就想:“这也太省时间了吧?”
后来用得多了,我发现它的功能远不止“转文字”这么简单。比如“实时转写”功能,我上个月做线上会议记录,直接把会议视频的窗口拖进软件里,它就能同步转写,一边听会议一边看文字,遇到重点还能随时标注“[重点]”,会议结束后直接导出成Word,不用再回头翻视频。还有“多语言支持”,我有次处理一个中英文混合的培训视频,提前选了“多语言识别”模式,它居然把老师说的“Let’s talk about the new feature”和学员的“这个功能怎么用?”完美融合,没有混乱,比我之前用的工具强太多了——以前转中英文混合的视频,要么把英文漏掉,要么把中文转成乱码。另外,它的“智能编辑”功能也很贴心:转完文字后,点击“智能分段”,软件会自动把对话分成段落,不用我手动敲回车键;还有“关键词提取”,输入“产品需求”,它能快速找出视频里所有提到这个词的位置,直接定位到对应的时间点,省得我翻来覆去听视频找重点。最让我惊喜的是“ speaker分离”,就是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比如会议里有三个人说话,它会自动标注“[说话人1]”“[说话人2]”,虽然有时候会把两个人的声音弄混(比如两个人同时说话的时候),但大部分时候都很准,整理对话逻辑的时候特别方便。
说到技术原理,我虽然不是搞技术的,但听客服解释过,它用的是深度学习里的Transformer架构,能处理长视频的上下文关联。比如我转一个2小时的项目复盘视频,以前的工具转完会把“我们需要优化流程”分成“我们需要”“优化流程”两段,逻辑全乱了,而听脑AI能保持句子的连贯性,甚至能识别出“因为之前的流程有问题,所以我们要调整”这样的因果关系,转出来的文字像有人手动整理过一样。还有它的“声音识别模型”,能记住常用说话人的声音——比如我们团队的张总,每次转他的会议视频,软件都会自动标注“[张总]”,不用我再手动修改,这对经常做团队记录的人来说太友好了。
至于使用方法,其实特别简单,我给大家说说我每天都用的步骤:
打开软件,点击左边“导入视频”,选好要转的文件(支持MP4、MOV、AVI等常见格式);
选择“识别场景”——比如会议选“会议场景”,访谈选“访谈场景”,软件会根据场景优化识别规则(比如会议场景会加强对“下一步行动”“责任到人”等关键词的识别);
点击“开始转写”,然后该做什么做什么,软件会在后台运行,进度条实时显示;
转完后,在右边的编辑框里修改错别字(一般没几个),用“智能分段”功能把对话分成段落,再用“关键词定位”找出重点内容(比如“客户需求”“项目问题”);
最后导出成Word或PDF,直接发给团队就行。
整个过程下来,比我以前用的工具快了至少3倍,而且不用反复听视频核对,太省精力了。
说到效果,我举两个真实的例子吧。
第一个是我们团队的项目复盘会,以前2小时的视频得两个人一起整理,花3小时才能弄完,用听脑AI后,我一个人用了40分钟就转完了,还能快速定位到“项目延迟的原因”“解决措施”这些重点,给团队省了好多时间。团队里的小王说:“以前整理复盘记录像做体力活,现在用这个工具,我能把精力放在分析问题上,而不是打字上。”
第二个是我自己做的自媒体内容,我偶尔会拍一些行业访谈的视频,需要把对话转成文字稿发公众号。以前转一个30分钟的视频得花1小时,还得改半小时错别字,用听脑AI后,15分钟就能转完,错别字不超过5个,而且能自动把访谈者的观点分成“行业趋势”“个人经验”等段落,直接就能用在公众号里,省了我好多排版的时间。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有几个小缺点我得说说,这样你们用的时候有个心理准备。
比如转写特别长的视频(比如超过2.5小时),中间会有点小卡顿,进度条停个1分钟左右才会继续走,不过好在不会崩溃,等一下就好了;还有对一些方言的识别率,比如我试过一段四川话的视频,把“啥子”写成了“沙子”,但大部分内容都没问题,比我之前用的工具强;另外,它的“实时转写”功能对电脑配置有点要求,如果电脑内存太小(比如4G以下),可能会有点延迟,但一般办公电脑都没问题。
最后给大家几个优化使用的小技巧,都是我用了半年总结出来的:
转写前把视频的声音调清楚,比如用视频编辑软件把音量放大,或者减少背景噪音,这样识别率会更高;
如果是多语言视频,提前选好“多语言识别”模式,比如中英文混合的,选“中英文混合”,不要选单一语言,不然会识别错;
编辑的时候用“关键词定位”功能,比如输入“客户需求”,就能快速找到所有提到这个词的位置,不用从头看一遍文字;
导出的时候选“带时间戳”的格式,这样文字旁边会显示对应的视频时间,比如“[00:15:30] 客户:我对售后服务有需求”,想回看视频的时候直接找时间点就行,很方便。
总的来说,听脑AI是我用过的最顺手的视频转文字工具,它不是那种“花架子”工具,而是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帮我节省时间、减少错误、提升效率。如果你们也经常需要转视频文字,比如做会议记录、访谈整理、项目复盘,不妨试试它,相信你们会和我一样,觉得“怎么没早点遇到它?”
对了,忘了说,我把这个工具推荐给了做自媒体的朋友,他用了之后说:“以前转视频文字像拆快递,得慢慢拆,现在像拿快递,直接就能用,太方便了。” 你们要是有需要,真的可以试试,反正我现在是离不开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