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厦门华尔道夫拖鞋风波:一视同仁,咋对外国人就没看见?

点击次数:87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18 08:09:25
2025年9月9日早上厦门华尔道夫酒店的早餐厅门口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 中国客人李先生和朋友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位自称宴会厅经理的人拦下。 对方指着墙上“禁止穿浴袍和拖鞋进入”的告示严肃指出:你朋友穿的是酒店拖鞋不防滑存在安全隐患不

2025年9月9日早上厦门华尔道夫酒店的早餐厅门口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

中国客人李先生和朋友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位自称宴会厅经理的人拦下。 对方指着墙上“禁止穿浴袍和拖鞋进入”的告示严肃指出:你朋友穿的是酒店拖鞋不防滑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进。

李先生的朋友虽然一头雾水毕竟这是酒店房间标配的拖鞋出门吃个早餐还得专门换鞋? 既然有规定那就遵守。 他二话不说转身回房换了双运动鞋再折返餐厅。

可刚一进门两人都愣住了。

好几桌外国人正穿着和他们刚才一模一样的酒店拖鞋坐在那里吃着牛排、喝着咖啡谈笑风生。 刚才那个拦他们的经理正满脸堆笑地走过去跟其中一桌老外热情打招呼还贴心地帮他们调整座位压根没提一句“拖鞋违规”的事。

这下李先生彻底怒了。 他当场质问:“不是说不能穿拖鞋吗? 他们穿的也是酒店拖鞋你怎么就‘没注意’? 我们中国人刚到门口就被拦他们进去半天了你才‘看不见’? ”

经理一开始嘴硬:“我们对所有客人都一视同仁。 ”

被李先生指着餐厅里的老外逼问又改口:“刚才在餐厅里确实没注意到他们的鞋。 ”

这话一出连围观的服务员都面露尴尬。 你眼睛是长在后脑勺上? 门口两个中国人刚到就被精准拦截餐厅里好几个老外穿拖鞋大摇大摆你愣是“没注意”? 合着你这双眼睛专盯中国人?

李先生可不是好糊弄的主。 他是华尔道夫的金卡会员还是钻石卡常年住高端酒店从没见过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操作。 他越想越气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朋友穿得朴素就被当成了“不配享受服务”的普通人?

餐厅总监后来出面态度倒是缓和了些最后象征性地送了两盒曲奇饼干作为“道歉”。

网友看到这事儿直接炸了。

“两盒饼干就想打发人? 这酒店是真把中国人当韭菜割啊! ”

“不是钱的问题是态度问题! 你哪怕减免一晚房费也显得有诚意。 两盒饼干?打发叫花子呢? ”

“经理说‘没注意’我信了酒店公告说只禁‘酒店拖鞋’那老外穿的明明就是酒店拖鞋这怎么解释? ”

9月10日酒店公关部终于发话了:禁止的是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拖鞋因为底子薄、不防滑容易摔跤;如果是客人自备的防滑拖鞋是可以进的。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安全第一嘛。

可问题是那些老外穿的根本不是自备的就是酒店房间里那款一次性拖鞋!

告示牌上也没写“仅限私人防滑拖鞋”只笼统写着“禁止穿拖鞋”。 规则本身就不清晰执行起来却对中国客人“严防死守”对外国人“选择性失明”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这家酒店的豪华房一晚要1446元起总统套房更是高达10万元以上。 中国人花着和外国人一样的钱甚至更多毕竟很多老外是公司报销、政府接待而中国人大多是自费结果得到的服务却是“次等”的。

这事儿要是发生在20年前可能也就私下抱怨几句不了了之。

可现在是2025年了。 中国人早就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 我们的火箭能上天航母能下海高铁修到全世界凭什么在自家酒店里还要被区别对待?

这不是一双拖鞋的事这是尊严问题。

你订的是同一家酒店付的是同样的价格凭什么规则只对你生效对别人却形同虚设? 凭什么你得来回跑一趟换鞋人家就能穿着拖鞋悠哉吃早餐? 凭什么你被拦下时经理一脸严肃人家进去时经理却笑脸相迎?

这种“内外有别”的服务逻辑早就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可现实是这种现象在高端服务业里几乎成了“潜规则”。

2024年上海华尔道夫就曝出类似事件:一位中国女客人下雨天穿着酒店棉拖去餐厅被服务员拦下说“不安全”。结果她回头一看几个老外穿着人字拖大摇大摆进出服务员还主动帮他们撑伞。

最后酒店也是用“安全考虑”搪塞过去没人信。

还有网友爆料:在某些五星级酒店升房、选座、赠送礼品优先给外国人哪怕中国会员等级更高。 有的服务员甚至对讲中文的客人爱答不理一看到老外立刻切换成“国际范儿”笑容。

这种“崇洋媚外”的服务心态本质上是一种“跪族文化”总觉得外国人高人一等必须特殊对待否则就是“不国际化”。

可真正的国际化是标准统一是尊重所有文化是让每一位客人无论肤色、国籍都感受到平等和尊严。

不是看你穿什么牌子说什么语言而是看你付了多少钱享不享受对等的服务。

更可笑的是酒店事后道歉的方式也充满了傲慢。

两盒曲奇饼干? 你当这是打发小朋友的零食吗?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金卡会员、常年住高端酒店的人会在意这两盒饼干? 他在意的是我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

有没有公开道歉? 有没有处罚那个搞双标的经理? 有没有修改规则、明确公示? 有没有建立中外顾客平等服务的机制?

没有。 一样都没有。

只有一句轻飘飘的“我们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和两盒曲奇。

这种敷衍只会让公众更愤怒。

你以为你在维护“国际形象”其实你是在践踏中国消费者的尊严。

你以为你在“服务高端客户”其实你是在把中国客人当“二等公民”。

你以为你在“遵守安全规定”其实你是在用规则当借口行歧视之实。

华尔道夫是百年老品牌隶属于希尔顿集团全球公认的奢华酒店标杆。

可就是这样一个标榜“卓越服务”的品牌在中国却屡次陷入“区别对待”的丑闻。

是管理问题? 是培训不到位? 还是骨子里就认为“中国人好欺负”?

别忘了现在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早就觉醒了。

李先生没有忍气吞声而是用手机录下全过程发到网上引发全网声讨。

这不是个例而是一种集体情绪的爆发。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不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尤其是当这个品牌用傲慢和歧视来回报我们的时候。

你收的是全球统一的价格就必须提供全球统一的标准。

不能在中国收着高价却提供“特供版”服务对中国人严苛对外国人宽松。

这不公平也不道德。

更可悲的是这种“双标”服务居然还有人为酒店辩解。

有人说:“人家经理可能真没看见。 ”

看见看不见是你主观判断;为什么每次“没看见”的都是外国人而“看见了”的都是中国人?

有人说:“酒店有自主管理权想让谁进就让谁进。 ”

可你既然挂了“禁止穿拖鞋”的牌子就得一视同仁地执行。 不能说牌子是给中国人看的对外国人无效。

还有人说:“别玻璃心不就是一双拖鞋吗? ”

是不就是一双拖鞋。

可这双拖鞋背后是规则的不公是服务的歧视是尊严的被践踏。

如果连这种明晃晃的双标都能被容忍那以后是不是外国人可以插队、可以逃单、可以随便损坏设施只要一句“没注意”就万事大吉?

中国人花了钱不是去受气的。

我们追求的是公平是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基本权利。

不是要特权而是要平等。

不是要跪着服务而是要站着被尊重。

这次“拖鞋风波”之所以能引爆全网就是因为击中了无数中国消费者长期积压的不满。

我们不是反对规则而是反对“选择性执法”。

我们不是反对安全而是反对“安全只对中国客人重要”。

我们不是反对外国人而是反对“外国人天生就该被优待”。

在2025年的中国任何一个企业如果还抱着“外国人优先”的老黄历不放那它注定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消费者会用脚投票。

你歧视我我就不再光顾你。

你敷衍我我就在全网曝光你。

你傲慢我就让你“社会性死亡”。

这不再是那个“洋品牌”横行天下的时代了。

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有底气有见识有维权意识。

他们不再盲目崇拜“国际大牌”而是用理性、用事实、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厦门华尔道夫这一跤摔得不冤。

它摔的不是一双拖鞋而是摔碎了“高端服务”的虚伪面具。

它让人们看清了在某些所谓“奢华酒店”的骨子里还残留着殖民时代的阴影总觉得外国人是“上帝”而中国人是“麻烦”。

这种心态该彻底清算了。

真正的奢华不是金碧辉煌的大堂不是米其林餐厅不是私人管家。

而是让每一位走进来的客人无论来自哪里都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尊重。

这才是服务的最高境界。

否则再多的曲奇饼干也补不回那颗被伤透的心。

参考来源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