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轮牛市里,AI板块表现抢眼,而上游的PCB和CPO中,CPO的热度尤其扎眼——到底值不值这个涨幅?哪些公司是真正的“硬核牛股”?我把数据摆在下面,大家自己掂量掂量。
规模与盈利能力:大厂与细分龙头并存
样本里既有千亿级的大厂,也有百亿、几十亿的细分龙头,收入差距明显。立讯精密(2025年中报)营收1245.03亿元,净利润66.44亿元;中际旭创营收147.89亿元,净利润39.95亿元;新易盛营收104.37亿元,净利润39.42亿元;亨通光电营收320.49亿元,净利润16.13亿元;中天科技营收236.00亿元,净利润15.68亿元;华工科技营收76.29亿元,净利润9.11亿元;天孚通信营收24.56亿元,净利润8.99亿元。可以看到,头部既有体量巨大的“稳健型”选手,也有规模较小但在细分领域吃香的公司,经营体量差别大,对应的风险与溢价逻辑也不同。
成长性与毛利率:差异像拉开了的车距
在成长和盈利弹性上分化更明显。新易盛中报显示收入同比增长约282.64%,利润同比增长约355.68%,毛利率47.43%、净利率37.77%,这是这一波里名副其实的“真牛”。中际旭创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约36.95%和69.40%,毛利率39.33%、净利率28.69%,盈利弹性也很强。柏楚电子毛利率高达78.83%、净利率59.53%,但规模偏小,需警惕可持续性。相对地,像剑桥科技净利率只有约5.78%,盈利质量偏弱。总体看,CPO板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普遍优于PCB,但内部差别极大:既有高毛利高增长的明星,也有边际效应不足的中小厂。
估值:从理性到疯狂,跨度惊人
样本市盈率从约15倍(如亨通约15.73倍)到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都有:立讯约28.89倍,中际约58.69倍,新易盛约45.25倍,华工约42.66倍;而长盈通、长芯博创、光库、特发信息等公司市盈率超过百倍,极端如特发信息高达926倍。为什么有的公司被市场抬到这么高的位置?是市场对未来增长的预期,还是纯粹的短期炒作?我的判断是:高估值只有在能持续高增长且利润率稳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被合理化。
谁更值得现在的涨幅与估值?
价值匹配的那类:既有高成长,又有较高毛利和净利率,短期高估值还能被业绩支撑——代表像新易盛、中际旭创。
规模护城河的那类:体量大、供应链话语权强,即便增速不及小厂,但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值得一定溢价——典型是立讯精密这种千亿级公司。
谨慎回避的那类:利润率低、增长不确定但市盈率已经很高的公司,短期可能有行情,但长期风险不小,应以观望或小仓位投机为主。
投资建议:把问题回到基本面
投资别被宣传和短期消息牵着走,问自己两个问题:这家公司未来三年能否保持当前的增速?毛利率能否维持或改善?如果两个答案都偏向“能”,可以考虑配置;如果充满不确定,那就别把重仓放进去。AI是场马拉松,不是冲刺,资金和时间都有限,选择既有利润质量又有成长确定性的标的,更容易在波动中保值增值。
有人在评论区说:“看起来像买票进了科技主题公园——门票贵不贵,表演值不值得看?”这话挺到位。行情来了,别只盯着涨幅,要盯住能不能把时间和钱放在靠谱的公司上。你心里有没有候选名单?欢迎在评论里丢出几只,我们一起聊聊它们是不是“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