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内塔尼亚胡刚提醒完中国,就收到了不利消息,巴铁和沙特达成协议

点击次数:110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0-08 06:24:38
内塔尼亚胡可能没想到,自己在中东的一通乱拳,最后却砸出了一份9月17日签在利雅得的防御协议。沙特和巴基斯坦摁了手印,确认从今往后谁要是动其中一国,就等于惹到两国。 这可是阿拉伯头号能源大国和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核国家的正式军事同盟。当沙特高级官

内塔尼亚胡可能没想到,自己在中东的一通乱拳,最后却砸出了一份9月17日签在利雅得的防御协议。沙特和巴基斯坦摁了手印,确认从今往后谁要是动其中一国,就等于惹到两国。

这可是阿拉伯头号能源大国和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核国家的正式军事同盟。当沙特高级官员说出“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这句话时,弦外之音已经很清楚,这不仅是对敌人说,也是对美国和以色列说。

消息一出,中东的空气一下子紧了几度。尤其是以色列,过去那种单兵横扫中东的局面,现在得重新盘算盘算。沙巴联手,再加上卡塔尔和更多阿拉伯国家的抱团,局面变了。

卡塔尔的遭遇是个转折点。前两天,以色列毫不避讳地空袭了卡塔尔。这个非传统敌国,手里揣着美国卖的高端防空系统,境内还驻着上万美军。可这些防线在以色列导弹面前跟纸糊的一样。

真正打醒中东各国的,是美国的态度。特朗普事后摆出一副“我也是刚知道”的样子,这种推脱不但没有安抚盟友,反而让大家看清了,美国的承诺靠不住,甚至对以色列的纵容到了这种地步。

所以,沙特的算盘很直白。如果美国这张“安全保单”不灵,那就要找新的、有硬实力的保险公司。巴基斯坦正好在旁边,它有军队、有核武器,还有和阿拉伯的天然宗教情感纽带。

更麻烦的是,这个结盟本身只是新格局的一部分。就在几天前,卡塔尔召开了一场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主题几乎写在每个人脸上:团结起来,给以色列压力。埃及放话愿意带头出兵组建联合部队,土耳其和伊朗在集体防卫问题上出奇一致。这意味着,一个摆脱美国控制、由中东国家自己掌握方向盘的安全架构,正在浮出水面。

而引爆这一切的,正是内塔尼亚胡的连环军事行动。打哈马斯、怼真主党、敲叙利亚、点伊朗、再打到卡塔尔。他以为自己在扩大战果,结果是帮对手做好了团结的动员会。

卡塔尔的惨痛教训也让这些国家发现,即使有最先进的西方武器,如果作战体系捆在大国身上,关键时刻也可能因为政治算计而失灵。所以,靠自己、互相抱团,反而更靠谱。

内塔尼亚胡的问题还不止这些。在外交层面,以色列正被严重孤立。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议获得了142个国家的压倒性支持,美国等只有几家站在以色列一边。就连联合国的调查报告都把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定性为“种族灭绝”。这是硬邦邦写进国际档案的。

欧洲那边,也开始酝酿承认巴勒斯坦国,连经济制裁的议案都摆在了桌面上。对以色列经济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国际上的孤立和经济下行也反映到国内,游行示威此起彼伏,反对政府的声音不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塔尼亚胡又干了一件让人愣住的事。在会见美国议员代表团时,他直接点名说中国和卡塔尔合作发起了一场针对以色列的“信息战”。具体指控是中国用投资人工智能技术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制造反以色列的内容,形成信息“围堵”。

这个指责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甚至连以色列的反对派都忍不住批评这是“十分疯狂”。

中国的回应很快也很直接。外交部和驻以色列大使馆接连发声,对这种“毫无事实根据”的说法表示“震惊”和坚决反对。中方指出,以色列这种做法是“病急乱投医”,把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甩到一个毫无关系的对象身上,就是“找错了人”。

中方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强调用政治对话解决争端,这也是大部分国际社会成员支持的路线。

外界分析,内塔尼亚胡突然对中国泼脏水,很大程度是想给美国看,表明自己在对抗中国问题上是个“桥头堡”,借此换取华盛顿更多支持。问题是,他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应,也没看清美国的真实心思。

这还不是唯一的代价。内塔尼亚胡愈发肆无忌惮的行动,在催生中东某种“另类团结”。不论是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协议,还是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都在往一个方向走:用集体安全体系来对冲以色列的威胁。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说以前中东各国的分歧大到难以抱成团,那么现在,以色列的高压方式成了最有效的黏合剂。卡塔尔的经历已被各国当作现实例子,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显然不是看热闹,而是准备真刀真枪的应对。

在这个新格局里,以色列过去那种随时出手、别人只能挨打的日子,很可能一去不回。内塔尼亚胡自己,也陷在了一个他用双手加速制造的困境里。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