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金门战役:叶飞的重大决策失误,一直以绝密方式被掩盖起来

点击次数:185 辉达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25 03:05:33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1949年10月的一个深夜,厦门对岸突然火光冲天。300多艘船只载着9000名解放军战士,正在金门海滩上进行一场生死搏斗。三天后,这支从未败过的”常胜军”几乎全军覆没。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战后竟然没人被追责。这到底是怎么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1949年10月的一个深夜,厦门对岸突然火光冲天。300多艘船只载着9000名解放军战士,正在金门海滩上进行一场生死搏斗。三天后,这支从未败过的”常胜军”几乎全军覆没。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战后竟然没人被追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盘中餐”到全军覆没

说起叶飞这个人,那可真是个传奇。这位菲律宾归侨从孟良崮到淮海,从渡江到进军福建,打的每一仗都是胜仗。第10兵团在他手里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指哪打哪,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8月17日福州解放,10月17日厦门也拿下了。连战连胜的叶飞有点飘了。厦门庆功宴上,他指着餐桌上的盘子,当着一群地方干部的面说:“金门就是盘中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这话听着确实豪气,可也暴露了问题。叶飞甚至提前任命了金门县县长,好像拿下金门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的情况确实让人乐观。驻守金门的李良荣第22兵团,在淮海战役中被打得七零八落。第25军几乎全没了,第5军也被彻底消灭,就剩两个旅2万来人。这样的残兵败将,确实不太像样。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叶飞只看到了表面。

致命的情报误判

胡琏这个老狐狸,虽然正面作战不行,但搞军事欺骗那是一把好手。他一边派第11师在厦门附近高调活动,打着12兵团的旗号满街游行,另一边却偷偷把第18军、第19军运到了金门。

更绝的是,胡琏还故意给蒋介石发了份电报,说自己的主力还在海上待命。这份电报被解放军截获后,叶飞他们信以为真,觉得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谁知道这是个陷阱。等解放军真正发起攻击时,金门岛上的守军已经不是2万人,而是4万多人。

叶飞为什么会上当?说白了就是太顺了。连续的胜利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敌人都是纸老虎,随便打打就散了。可海战跟陆战完全不是一回事。

草率的决策过程

更要命的是,叶飞这次居然没有亲自指挥。厦门刚解放,政务工作一大堆。要筹备400万斤大米,600万斤柴草,还要协助地方政府维持秩序。这些琐事把叶飞搞得焦头烂额。

在这种情况下,他做了个现在看来极其愚蠢的决定——把金门战役完全交给第28军。要知道,第28军军长朱绍清在上海治病,政委陈美藻忙着福州的事,只剩下副军长萧锋一个人。

让一个副军长独自指挥这么重要的战役,这本身就说不过去。更过分的是,当萧锋把作战计划报上来时,叶飞竟然连仔细看都没看,就批了。

这在叶飞的军事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以前哪次大战役,他不是亲自研究敌情,制定详细方案?这次却如此草率,实在让人费解。

对海战特点的无知

解放军的将领大多从陆军出身,对海战规律知之甚少。潮汐、风向、海流,这些看似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决定着战役的成败。

那关键的3个小时延误,后来被证明是整个战役的转折点。原本计算好的登陆时间,因为指挥部犹豫不决而错过了。船只搁浅在滩头,战士们成了活靶子。

更糟糕的是,叶飞还在用陆战思维安排海战。派两个梯队分批登陆,这种打法在陆地上没问题,但在海上就是送死。海战讲究一鼓作气,要么不打,要打就得集中所有兵力一次性投入。

三天血战的惨烈

10月24日夜,第28军的9000多名战士乘着300多艘船只出发了。第一梯队的244团试图在垄口登陆,结果地雷遍地,死伤惨重。251团和253团在古宁头强行上岸,一路攻下了几个村子。

国民党军随后全力反扑。坦克、飞机一起上,把登陆的解放军逼到了古宁头一带。没有重武器的解放军只能拼刺刀,战斗异常残酷。

更要命的是,国民党的军舰和飞机对着海上的船只狂轰滥炸。汽油弹把船只点着了,战士们只能跳海游上岸,上岸后又是恶战。

26日,胡琏亲自赶到金门指挥。在他的统一部署下,4万多国民党军对古宁头发起总攻。最后阵地上只剩50个解放军战士,弹尽粮绝后集体跳海。海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战后的奇怪处理

战败消息传来,叶飞主动要求承担全部责任,请求严厉处分。粟裕也要求承担责任。可毛主席的态度却很特别,他说:“金门失利,不是处分问题,而是教训问题。”

就这样,这场重大军事失败被”一笔带过”了。没人被撤职,没人被追责,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种处理方式在当时或许是明智的,但也留下了疑问。为什么如此重大的失败,相关责任人竟然毫发无损?

历史转折点

金门战役的失败直接影响了攻台计划。原定1950年的攻台行动被推迟了。谁知道8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海,攻台计划彻底搁浅。

如果金门战役成功了,历史会不会完全不同?这种假设没意义,但确实让人遗憾。一场本可避免的败仗,改变了两岸的命运。

叶飞的终生遗憾

金门战役成了叶飞心中永远的痛。这位从未败过的名将,晚年经常提起这场战役,每次都是一脸沉重。他说:“金门一战我没打好,麻痹轻敌,不懂海战,损失太大,不可原谅。”

1958年炮击金门时,叶飞终于有了”雪耻”的机会。虽然没能登陆,但炮击的政治意义不小。叶飞曾说,如果祖国统一了,他要以平民身份去台湾旅游,用另一种方式”登陆金门”。

可惜他没等到这一天。

血的教训

那9000多名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是什么?胜利会让人骄傲,骄傲会让人盲目。再强的军队,再好的将领,一旦轻敌就会付出代价。

海战不是陆战,不能用老经验套新问题。情报工作也不能太相信单一来源,敌人的欺骗手段防不胜防。

这些教训后来在海南岛战役中得到了验证,也为人民海军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金门战役过去75年了,那些血洒古宁头的英魂依然值得铭记。可这场本能避免的惨败背后,到底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叶飞的决策失误真的只是轻敌那么简单吗?如果当年金门拿下了,两岸历史会怎样改写?这些问题,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