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为什么俄罗斯不愿安心做我们的大后方?答案扎心了

点击次数:178 辉达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7-21 09:33:05
很多人总有一个疑问:以我们今天的国力,为什么在国际上,感觉真正的朋友还是那么少?为什么我们对很多国家掏心掏肺,换来的却常常是猜忌、防备和无止境的索取?特别是俄罗斯,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它宁愿在乌克兰的泥潭里苦苦支撑,也不愿彻底倒向我们,安安

很多人总有一个疑问:以我们今天的国力,为什么在国际上,感觉真正的朋友还是那么少?为什么我们对很多国家掏心掏肺,换来的却常常是猜忌、防备和无止境的索取?特别是俄罗斯,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它宁愿在乌克兰的泥潭里苦苦支撑,也不愿彻底倒向我们,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富足的大后方?

这背后,不是我们不够真诚,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一种近乎普遍的、根植于人性的认知偏差。这个偏差就是:在他们几乎所有人的眼里,你中国,永远是那个“更需要他们”的一方。

我们先从俄罗斯说起。在我们看来,俄乌战争后,我们顶着西方的巨大压力,维持与它的贸易,是雪中送炭。但在它看来,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买它的石油,在它看来,不是我们在帮它,而是我们自己被美国卡了脖子,才不得不找它买,所以是我们有求于它,是我们在占它的便宜。我们把物美价廉的轻工产品和电动车卖给它,帮它稳定被制裁后动荡的社会,在它看来,是我们趁着欧美日企业退出的空窗期,来它的地盘上倾销“劣质商品”,是我们在发战争财,应该感谢它赏饭吃。

军事上,我们希望“背靠背”共同应对美国的压力。但在它看来,它早就和西方翻脸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它根本不怕。而我们怕,所以是我们更需要它这个战略后背来提供安全感。既然是我们更需要它,那我们不仅不该谈什么“帮助”,反而应该给它更多的好处。想不通这个逻辑?前段时间,俄罗斯的雇佣兵团,在尼日尔把我们的企业给搞了。这或许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文明的“先礼后兵”,先敲打一下,让你认清自己的位置,然后再看后续。

这种“你更需要我”的心态,绝不只俄罗斯一家。

再看伊朗。在我们看来,我们在帮它对抗美国霸权。但在它看来,是我们自己快被美国干掉了,才火急火燎地找上它,想把它当成反美的棋子。它心里想的是:“我伊朗是什么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宗教治国,内部被蛀成了筛子,连抗以色列都费劲,你还想忽悠我去抗美国送死?你们给的那点利益,买点石油,就想让我们去拼命?我才不去。我选择继续跪着,也比被灭国强。倒是你们,我看快不行了,我可不能上你们的当。”

还有巴基斯坦。我们觉得中巴是“铁哥们”,我们帮它对抗印度的压力。但在它看来,我们比它更害怕印度崛起。所以,它觉得是我们更需要它来牵制印度。在这种心态下,它前脚拿了我们的援助,后脚就能先去感谢把它飞机锁了的美国;它敢和与我们关系复杂的土耳其,联合研发五代机。你觉得它不懂事?不,在它看来,这都是它可以拿捏我们的筹码。

视线转向印度,这种认知偏差就更大了。在我们看来,我们一直在笼络它,是希望它不要彻底倒向美国的印太战略。但在它看来,你既然想笼络我,那好处呢?盾构机不给技术,炼钢设备给了又后悔,手机产业链说好来投资结果又放鸽子。什么?你说我卡你们技术人员的签证?那是我看你们个个都长得像间谍,我能随便放进来吗?

再往南看,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几乎都是同一个剧本。

印尼觉得,你帮我修高铁、搞基建,无非是想让我在南海问题上闭嘴。但现在总统换了,以前的协议是前总统签的,你想让我继续合作,可以,先谈谈能给我这个新总统带来什么新好处。

马来西亚就更直接了。新上台的总理,其家族背景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亲近我们。前任签的皇京港、高铁、森林城市,对不起,我是他的政敌,我一概不认。你说你跟地方国王签了土地协议?我不认!

泰国觉得,几百年前你救过我们,五十年前你也帮过我们,但那都是过去式了。我们没像别的东南亚国家那样大规模排华,已经是给你们天大的恩赐了。现在你们的游客,天天在我们的国家,搞得我们像你们的藩属国一样,我们骨子里崇拜的是西方和日本。

越南更是直白:“胡志明的棺材板都凉透了,你还在跟我谈中越友谊?你给我黎笋什么好处了?当年你给的好处,有苏联给的多吗?”

就连我们援助最多的柬埔寨、老挝,内部也充斥着各种声音。他们觉得我们帮他修运河,是为了我们自己打破马六甲困局;他们担心运河修好后,我们会不会用军事手段来控制,让他们丧失主权。最近柬埔寨和泰国的矛盾,也是源于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亏,对方占了便宜。

从德黑兰到莫斯科,从新德里到雅加达,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惊人相似的众生相:每一个和我们打交道的国家,都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了“被需要”的高位上,都认为我们有所图,都觉得我们给的还不够多。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你不能指望他们都像我们这个文明一样,把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信条,刻在自己的DNA里。在他们大多数人的世界观里,没有“历史情谊”,只有“眼前利益”;没有“雪中送炭”,只有“下一轮的报价”。

除非你当下给的利益,是肉眼可见的、多到让他们无法拒绝的,否则,任何时过境迁的友好,任何基于长远战略的善意,在他们看来,都可能是一场精心计算的骗局。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俄罗斯不愿安稳地做我们的大后方?因为它打心底里,就从没把自己放在“后方”的位置上。它认为自己是棋手,不是棋子。它认为它硕果仅存的战略价值,是我们更需要的东西。

看懂了这一点,或许就能理解,我们这条复兴之路,为何走得如此强大,却又如此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