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抗美援朝,五副司令回国后结局怎么样了?有升有降,有喜有悲

点击次数:94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0-10 09:10:38
在抗美援朝期间,除了大名鼎鼎的总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外,随军入朝作战的前后还有五个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四个上将,陈赓一个大将豪华天团。 经过“抗美援朝”一战,五位副司令的命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抗美援朝”成为他们命运

在抗美援朝期间,除了大名鼎鼎的总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外,随军入朝作战的前后还有五个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四个上将,陈赓一个大将豪华天团。

经过“抗美援朝”一战,五位副司令的命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抗美援朝”成为他们命运最为重要的分界点。

一,入朝前的五位副司令

第一批入朝的是三位副司令,他们是第一副司令员为邓华,第二副司令员是洪学智,第三副司令员是韩先楚。

邓华

三位副司令不管是政治背景还是军事履历均足够优秀,都是在多次战争中走出来的利剑。

邓华:四十岁,解放军中的中坚力量。十七岁入党,经湘南起义,过长征,参加平型关大捷,在解放战争中,经平津战役一路打到广东,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入朝前邓华被调任担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离朝鲜最近的十三兵团第一批进入朝鲜当仁不让。

洪学智

而作为邓华副手的洪学智一样也不差。十五岁参加革命,十六岁上井冈山,百团大战,海南岛战役后和邓华一同北上调任东北边防军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的副司令。同时一起北上的还有四野第12兵团副司令员“旋风将军”韩先楚。

宋时轮

比起前三位志愿军总司副司令晚进入朝鲜一个月的时任第九兵团司令的宋时轮将军。经过著名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都是宋时轮最精彩的履历。

最后一个进入朝鲜的是陈赓,作为新中国出色将领,江湖处处都是他们传奇。早些年他就是“李云龙”386旅旅长的原型,那个喜欢拿皮鞭子的儒将。朝鲜战争爆发时,陈赓正在越南当军事顾问,帮助北越打击南面的法国殖民者和伪政府,十一月才回到北京,年底便赶赴朝鲜。

二,援朝中的五位副司令

邓华:第一个提出了“大胆渗透,向敌侧翼背后穿插,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近战、夜战的战术,这些战术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朝鲜战场。到一九五一年的时候,邓华就已经是中方派出与美方进行停战谈判的重要代表。

一九五二年初夏,彭德怀和陈赓先后因为身体原因回国养病,整个志愿军的重担便落在了邓华的身上,也迎来了邓华在朝鲜战场上的高光时刻,在他的领导下,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硬生生地把美军按在了谈判桌前。邓华将军自然也是谈判桌上的重要代表,终于逼迫了美国、南朝鲜签字停战。为抗美援朝立下不世之功。

洪学智:在抗美援朝的时候主要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的司令员,主抓后勤,在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竭力保障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别是在“绞杀战”时,在洪学智的指挥下,志愿军工兵部队和在后方休整的各军及各兵团直属队努力赶工,不仅是加宽加固公路,还修建了数百千米的公路,并且在沿途修筑了许多水下桥和汽车隐蔽所,粉碎了敌人的企图。一九五一年的十月二十五日,朝鲜政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决定给彭德怀颁授勋章,彭德怀都说,这个勋章应该给洪学智。

韩先楚:与洪学智的任务不同,他是真正地赶往前线亲自指挥。入朝后的第一场战役,韩先楚直奔40军军部,主持西线的作战指挥,直接灭掉了南朝鲜第6师的主力;在第二次战役时又指挥38军重创美军第2师;

第三次战役时,韩先楚指挥右纵队四个军附六个炮兵团击溃“联合国军”,占领了汉城;第四次战役时,韩先楚依然指挥西线,配合着东线指挥的邓华,完美完成了汉江南岸的阻击战,坚守防二十三天;至第五次战役时,韩先楚又率40军穿插入敌人纵深三十公里,把“联合国军”东西分割,使其不能相互支援。如此功勋,韩先楚自然也是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一枚一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宋时轮在入朝之前便开始研究美军的路数,并且提出:制海、制空权在敌人的手中,我军就必须出奇制胜,战场选择要力争减弱敌人海军、空军的作用,所以作战时间要在夜里;部队要求精干、利于动机,战术上要割裂对手,各个歼灭;要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为辅,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从敌人侧后出击。

所以,在长津湖战役时,宋时轮专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保密制度和伪装措施,就是用以奇袭,一举重创美军陆战一师。但由于第九兵团牺牲巨大,一九五二年秋,宋时轮便随军一起回国了。

陈赓三入朝鲜,参与制定了多项抗美援朝决策,尤其是“坑道防御体系”的建设,为后来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只是陈赓身体不好,三次入朝都没有待太久就被迫回国治病。

三,抗美援朝凯旋后

邓华光荣回国后,回到了东北军区任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由于所处的时代发生了众所周知的动荡,受彭德怀案牵连被撤职,离开了军队,到来偏远的四川出任挂职副省长。整整十八年后,虽然得以出山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但是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短短两年便撒手人寰。

当他在弥留之际,中央彻底为他平反的通知终于下达,老将军两眼湿润,说话都非常吃力了,却还是要说:“多想为党、为军队建设再做点工作呀……可惜……可惜……来不及了。”一九八零年七月三日,邓华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洪学智与邓华同时回国,因为在战场上的得力表现,洪学智直接就被任命为了总后勤部副部长。任职期间,洪学智发力为我军的后勤进行理顺、健全和改革,为解放军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并且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将这套理论在西藏平叛上率先运用。所以一九五五年的时候,洪学智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但是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洪学智作为彭德怀亲密战友同样也被彭德怀案牵连,离开了部队。运气上比邓华更差被批斗后下放到农场进行改造。

平反后,出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也被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

在一九八八年的时候,我军第二次大授衔时,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可谓是独一无二。

一直到2006年,高寿九十四岁的洪学智将军于北京逝世,是几位副司令员中最长寿的一位。

韩先楚回国后便出任中南军区的参谋长,一九五五年的时候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在一九五七年的时候指挥了“炮击金门”。后来韩先楚也就主要是驻守在福建,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三年,在韩先楚的指挥下,我军在东南沿海一共歼灭了国民党军的骚扰小队九十余次,歼敌一千多人。

由于韩先楚身处重要职位,幸免于十年动荡,也是三个副司令唯一一个没有收到彭德怀案而贬职离开军队的人。1973年在军区对调后前往兰州,一直待到八十年代。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宋时轮回国后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的时候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一九五七年的时候又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参与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一九七一年后,宋时轮得以恢复工作,次年就又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院长,参与编审、编写了多部军事题材著作与论文,是中国军事百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91年,宋时轮将军在上海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陈赓回国后便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也是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因为疾病缠身,1961年,陈赓将军就因心肌梗死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

五位副司令员,邓华最可惜,洪学智最坚韧,韩先楚最幸运,宋时轮最安稳,陈赓最心痛。

五位副司令员,五位铁血将军,五位都在不同的时期为中国的革命、为祖国的统一、为新中国的建立、为解放军的未来作出过卓越贡献。在解放军传承的遗产中,将军不死,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