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拿着擦拭布,弯着腰从篮板底下探头,像在清点某种稀有动物的活动踪迹。地板上有两道深浅不一的球鞋划痕,像是纪录片里鬣狗捕食时的逃窜线。球场的灯泛着白炽色,每当徐晨妍转身、低位卡住,她那两米高的身影就像一堵会动的墙。16投16中的数据挂在电子屏上,观众的嘘声和惊叫都显得有点矜持——大多数人其实还没搞清楚,这是谁。
换个设问:如果你是宫鲁鸣,现在会给她机会吗?一边是国家队阵容稳固如三块墓碑,另一边,替补席空着,谁能补上缺口?
徐晨妍其实并不新鲜,这名字在2017年联赛新秀榜上排过,对运动员来说,这算是老员工了。她不属于那种自带高光的天才,也没有李月汝、韩旭那些让数据分析师头疼的异象。她一度是被忽略的背景板,直到这场锦标赛变成了显示器屏幕上的“鬼图”,百分百命中率,两场拿下35分。江苏队临时主力罗欣域不在,徐晨妍就像临危受命的门卫,第一次拥有直接表演的舞台。
专业点说,这种临时顶上的球员,不该有太大波动。可对手陕西队像是还没做好心理建设,被她一人搅乱阵线,整个内线都开始回避接触——仿佛怕被卷进什么物理实验。开卷考试这个比喻恰可表达她的游刃有余。裁判转头统计失误时,观众已经开始在弹幕里点名:“宫鲁鸣,看一眼吧!”一场篮球比赛,成了临场招聘会。
国家队名单毫无悬念:李月汝、韩旭、张子宇三座大山,都拥有职业篮球里最稀缺的两样东西——身高和经验。中锋线看着没缝。但谁也无法保证主力在紧要关头不掉链子。世界杯预选赛是明年三月,距离不远,不远到你连伤病和状态下滑都不敢想,只能做最坏准备。替补席上总要有人能顶班,这也是职业体育里的“黑色保险政策”。
徐晨妍28岁,按职业生涯正当盛年,脚步非重量级却灵活,手上活计细腻。或许她不是那种反转比赛进程的大杀器,但十几分钟抢篮板、抗对抗、消耗体力,绝对够。有人担心她没有打过国际比赛,怕遇到肌肉怪兽时像低年级生进错考场。实际上,替补中锋的职责,比起天赋,更像工地小工,干脏活累活,无需太多花活。篮板、掩护、制造对抗,犯规也得狠,没胆量的根本进不了替补轮换。
消息说,宫鲁鸣在昆明带队长训。队员们都快晒成古铜色了,每天投一万球,磨到胳膊冒青筋。上一回亚洲杯只拿第三,他说问题在于基本功和团队磨合时间不够,这次干脆拉满两个月集训。视频里,广东两个小姑娘被点名夸奖,显然他不是闭目养神,确实在找合适的棋子。
可是徐晨妍这种球员,属实没啥包装。“没打过国际,还能用吗?”其实,这句质疑可以直接翻译成:你愿不愿在决定胜负的5分钟里,用一个没什么历史记录的新人?这事儿看着风险大,实际上在替补位上,风险不是大,操作空间也就那么一点:“谁现在能顶,就得上。”用我同行的说法,替补中锋是“猪八戒背行李”,被打出场,至少别丢了行李——篮板和身体对抗。
集训名单还没定死,多带一个试训,完全不亏。尤其体育世界里,“论资排辈”是球迷最烦的老梗。当年李月汝也不是循规蹈矩上位,横空出世;现在徐晨妍把数据糊在墙上不让你看不见,再雪藏她,连说辞都显牵强。
宫鲁鸣以勇于用新人著称,喜欢盘年轻球员,也爱抓状态热的替补,这些是公开秘密。是不是这次还会打破常规?或许两周后的名单更新就能见分晓。
理性来看,国家队不是终身学习班,谁热谁上。徐晨妍已经把球扔进,对教练组来说,球就到了自己手里。这类现实问题,对于教练来说,选择的难度,并不在于徐晨妍“有没有打过国际”,而在于不做选择是不是更安全。有人会说,宁可守旧不冒险,至少不会背锅。可事实是,篮球场上哪个位置敢保证不出岔子?
我们这些行当,早就习惯了看“冷门”球员被一键跳过,明明状态热得能烫手,却偏偏要等一轮又一轮专家拍板,像手术台上犹豫的医师,生怕一刀切下办错了事。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敢于迈出去冒一点风险的人,哪怕只是多一个备选方案,甚至只是心理安慰。
当然,世道没“百分百保险”,徐晨妍也未必就是救世主。数据只是个入口,狠起来能顶十分钟未必能一路扛到底。真正的答案,总是要在大名单敲定前后才能浮现。毕竟,篮球场不像体检科,没病也可能需要多检查几回。教练的胆气,有时候比球员的出场时间更值钱。
最后这个问题,我也没法给定论——如果你是宫鲁鸣,你会信数据,信状态,还是继续只信资历?职业体育要的到底是一份稳定,还是那一点属于勇敢者的变数?这是个值得琢磨的课题,欢迎各路高人一起来“下跳棋”。至于最后到底是谁踩在替补线上的那一双鞋,反正,明年三月之前,还能再争几回。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