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大胜”之后请功?罗荣桓怒斥张仁初:你让百名将士白牺牲!

点击次数:123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05 13:41:54
在1941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八路军115师的战功赫赫,其中一位副旅长张仁初更是以骁勇善战闻名。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甚至有了“张疯子”的绰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公认的猛将,在一次看似大获全胜的战斗后,兴冲冲地去向上级请功,却不料撞上了

在1941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八路军115师的战功赫赫,其中一位副旅长张仁初更是以骁勇善战闻名。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甚至有了“张疯子”的绰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公认的猛将,在一次看似大获全胜的战斗后,兴冲冲地去向上级请功,却不料撞上了政委罗荣桓的怒火,甚至被当场痛骂到罗政委都红了眼眶。这场离奇的“胜利”,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曲折?

“疯子”本色

张仁初,这个来自湖北黄安的放牛娃,早年投身革命,参加了黄麻起义。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初上战场,凭借的全是一股子“猛”劲。他打仗不要命,常常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最前头,拼刺刀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早在红军时期,张仁初的这股“疯”劲就已名声在外。特别是在长征路上的腊子口战役,以及后来的直罗镇战役中,他都曾亲率突击队,不顾一切地突破敌军防线。

据传闻,他甚至有过光着膀子猛攻敌阵的举动,子弹擦过头骨都浑然不觉,小腿和左肩中弹也仿佛无痛一般。这些彪悍的战绩,让他“张疯子”的名号越发响亮,也让他在战友眼中成为了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张仁初这股“猛”劲依旧不减。1941年,他担任115师副旅长,带领着一个团的兵力在山东郯马地区活动。

某日,在重坊附近,他们遭遇了前来“扫荡”的日伪军。敌军数量巨大,兵力远超我方,火力也异常密集。

面对如此强敌,张仁初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显得异常兴奋。他高声怒吼:“共产党员,不怕死的跟我来!”随即身先士卒,一头扎进了敌阵。

他手持刺刀,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在这场混战中,张仁初不仅亲手击毙了数名敌人,甚至还有一辆敌军坦克被他以未知的方式击毁。

经过一番血战,张仁初率领的部队重创了日伪军,据统计,足足有三百多名敌人被击毙。这场战斗的胜利,似乎再次印证了“张疯子”的勇猛和他的部队的强悍。

胜利的代价

带着这一仗的赫赫战果,张仁初兴冲冲地赶到罗荣桓政委的指挥部,准备汇报战况,请示下一步的行动,当然,也期待着罗政委的褒奖。

他满心以为,像往常一样,罗政委会温和地听他讲完,然后肯定他的英勇。然而,这一次,罗荣桓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罗荣桓平日里性情温和,对张仁初更是关爱有加,曾亲自为他主婚,还手把手地教他学文化,简直亦师亦友。可今日,这位一向慈祥的政委,却板着脸,不给张仁初倒茶,甚至连个坐的地方都没让他有。

罗荣桓只是冷冷地盯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怒火和痛心。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劈头盖脸地质问道:“张仁初,你知不知道你该当何罪?”

这句突如其来的质问,让张仁初愣住了。他茫然不解,自己明明打赢了仗,重创了敌人,怎么反倒有罪了?他正要开口辩解,罗荣桓却又紧接着追问:“你是不是疯了?你真觉得自己疯了吗?”

罗荣桓的声音带着颤抖,但愤怒异常。他不再给张仁初解释的机会,而是直接指出了这场“胜利”背后令人心痛的真相:我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足足牺牲了一百多名可爱的将士。

“一百多名将士啊!”罗荣桓激动地喊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哭腔。“他们本不该这样牺牲的!你把游击战打成了阵地战,罔顾将士的性命,你让这些战士的血白流了吗?你告诉我,你怎么还他们的命?”

此时的罗荣桓,已是泪流满面。他痛心地指责张仁初,仅仅为了痛快和所谓的“过瘾”,就将部队置于险境,完全背离了游击战的原则。他强调,革命不能只凭一股冲劲,打仗也不能只靠勇敢,更不能为了暂时的战果,而硬拼掉宝贵的生命。

疯子的觉醒

罗荣桓的怒吼和泪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仁初的心上。他原本还沉浸在击毙敌军三百多名的喜悦中,此刻却如醍醐灌顶般,猛然清醒过来。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敌人的伤亡,却完全忽视了己方惨重的损失。他只顾着冲锋陷阵的快感,却将游击战的精髓抛诸脑后,导致了本可以避免的无谓牺牲。

张仁初僵立在原地,脸上的兴奋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他知道罗政委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他再也说不出任何辩解的话语,只是低下了头,沉痛地认错,并主动请求组织给予处分。他知道,这次的错误,实在是太大了,是他个人的莽撞,让一百多条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

罗荣桓看着眼前低头认错的张仁初,怒气渐渐平息,但眼中的痛惜却没有消退。他没有直接给予处分,只是郑重地告诫张仁初,让他牢牢记住这次“血的教训”。

从那以后,张仁初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依然勇猛,但在每一次战斗前,都会深思熟虑,不再鲁莽行事。他开始更加注重战术的安排,精心地筹划每一个细节,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他将罗荣桓的这次批评,以及那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他常常会自省:“罗政委说得对,我真是个疯子!”这句话,伴随了他此后漫长的军事生涯。

这次“挨骂的胜利”,成了张仁初军事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让他从一个只会凭着一腔孤勇冲锋陷阵的“猛将”,逐渐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深谙指挥艺术的将领。他的名字,最终也载入了史册。

结语

1955年,张仁初被授予中将军衔。他的人生轨迹,完美诠释了军事指挥的真正智慧。这场1941年的“挨骂的胜利”,远比任何一场简单的胜仗,都来得深刻与宝贵。它不仅塑造了张仁初,更向所有指挥者敲响了警钟:真正的胜利,绝非仅仅是消灭了多少敌人,而是最大限度地保全我方力量,尊重将士的生命。